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石虎保育行動─以手作模型訴說石虎的危機

全校師生沒有人親眼看過石虎,而石虎卻離我們很近!每每聽聞石虎的消息,幾乎都是路殺事件(意指石虎遭車輛撞擊身亡)居多,根本原因是石虎的生活圈與我們的居住地重疊性高,如同日本人所說的里山(Satoyama)環境,因此老師指導學童製作石虎模型,藉以傳達與關心石虎遭到路殺的事件。

在美勞課堂中,羽茗老師指導孩子們以紙黏土進行石虎模型的創作,動手之前必須先動腦,孩子們必須飽讀石虎的科普文章,認識並了解其生活型態、外觀特徵與生存威脅等,才能捏塑出栩栩如生的小石虎。






雖然每一隻石虎的樣態都不一樣,但是牠們有3個共同特徵,是區別石虎與家貓、流浪貓的最大差別之處:

  1. 眼窩內白線延伸到額頭。
  2. 耳背為黑底白斑。
  3. 身上有黑褐色塊狀斑。







雖然大多數人無法親眼目睹石虎,每個人卻能在日常生活中善盡保護石虎的行動,例如:
  1. 不吃、不買、不養野生動物。
  2. 不棄養寵物;因為有許多石虎遭到流浪犬攻擊。
  3. 不使用捕獸夾。
  4. 在郊區開車的速度要放慢。
  5. 支持友善環境的農產品,例如灣寶社區的地瓜、西瓜和稻米。
  6. 告訴身邊的朋友,全臺灣的石虎數量可能不到500隻,請大家多關心石虎的生存議題。



透過石虎模型的手作課程,孩子們從中了解石虎的生活需求與生存危機,藉以關注「生物多樣性」環境路徑議題,也鼓吹大家一起為實現「SDG 15陸域生態」之目標而努力。(苗栗縣大山國小,113-0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