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生物多樣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物多樣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營造友善野蜂棲地行動─栽種蜜源植物忍冬

本校多年來不斷地進行「永續農村─營造友善野蜂棲地之行動」,去年曾因此而獲得「未來教育 臺灣100」殊榮。在梅雨季節來臨前,感謝靜美老師與宜尉組長帶領一年級學童栽種忍冬(金銀花),建構有豐富蜜源的校園環境,持續營造友善野蜂的棲地。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愛後龍,從永續海洋行動開始

推動永續發展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實踐行動」。今日3月17日(日)大山國小孩子帶著父母親一起為合歡石滬的海灘進行人為廢棄物的清除,這是大家第一次感到與垃圾為伍是很開心的事!短短1小時的時間內,我們一共清理了259公斤的回收物品與一般垃圾。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石虎保育行動─以手作模型訴說石虎的危機

全校師生沒有人親眼看過石虎,而石虎卻離我們很近!每每聽聞石虎的消息,幾乎都是路殺事件(意指石虎遭車輛撞擊身亡)居多,根本原因是石虎的生活圈與我們的居住地重疊性高,如同日本人所說的里山(Satoyama)環境,因此老師指導學童製作石虎模型,藉以傳達與關心石虎遭到路殺的事件。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米倉國小生態行動團隊蒞校指導

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小余屹安校長親自率領生態行動團隊師生於1月17日(三)蒞臨本校指導,本校安排了自然素材的創作課程體驗,以及分享生態行動的執行過程,我們彼此交換實踐經驗、獲益匪淺,綠旗生態學校的交流活動順利完成,感謝8位生態行動團隊的孩子擔當解說工作。

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

探索臺灣山林(SDG 15 & 森林環境路徑)

本校實施校訂課程「永續臺灣」,執行「環境台灣─校園環境教育推廣計畫」,第4輪主題展版為「環境×山林」,山林環境議題以認識臺灣山脈與森林為主,臺灣島的地形南北狹長、高山密布,山脈分布縱貫全臺,重要的山脈包括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等五大山脈,以及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和其他小型山脈等。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大山國小榮登【未來教育 臺灣100】名錄

2023第四屆【未來教育 臺灣100】贈獎典禮,很榮幸代表大山國小上台領獎,大山以「永續農村─營造友善野蜂棲地之行動」榮獲「未來教育 臺灣100」,感謝評審委員的肯定,感謝本校同仁的付出、學童的努力與家長們的參與!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愛護寵物 保育石虎(校長公開授課 & SDG 15)

愛護寵物跟保育石虎有何關係?依據過去5年的石虎死亡案件通報,至少有20隻石虎遭遇「犬殺」,在苗栗縣境內共計有12起,全是因為被棄養的流浪犬或是主人未繫繩圈養的犬隻所造成的遺憾,因此「遊蕩犬」對於石虎的生存危害也不低。

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

清華大學USR暨新竹市大庄國小蒞校指導

國立清華大學推動大專校院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USR),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楊宗翰教授帶領永續發展教育學程大學生參與在地學校之永續發展實踐合作,因此偕同新竹市大庒國小許雅惠校長暨教學團隊蒞臨指導,交流主題以USRxESG暨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為核心。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環境台灣─校園環境教育推廣計畫」開幕典禮

本校於今年受邀加入「環境台灣─校園環境教育推廣計畫」,該計畫苗栗縣政府指導,由「看見.齊柏林基金會」、「金鴻兒童文教基金會」與「研揚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參與學校包括大山國小、清安國小、新埔國小、竹南國小與蕉埔國小。11月3日(五)辦理聯合開幕典禮,辦理授證、頒發感謝狀與快閃環境教育活動等,本校親、師、生合作演出之海洋保育行動劇「減塑護海洋」,備受來賓讚美與好評。

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一日石虎生活體驗

當前全臺灣的石虎數量可能低於500隻以下,苗栗縣政府自2019年起委託專業團隊針對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等區域進行石虎族群調查、繪製石虎分布圖等作業,耗時2年,研究結果推估定居於苗栗縣內的石虎數量在340 隻到363隻之間,出現頻度最高的區域是後龍鎮與西湖鄉。再根據集集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統計,2022年度共接獲770件野生動物救傷事件,其中石虎路殺共計31件,最大宗為南投縣14件,其次為石虎出沒的熱區苗栗縣通報11件。

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拯救領角鴞寶寶

領角鴞(鴟鴞科,學名Otus bakkamoena)為臺灣特有亞種,名列農委會公告的野生動物保育名單第II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學校的孩子在每年春夏之交都有機會見到牠們的身影,足見大山國小周邊的社區具有相當程度的生物多樣性,因此才能孕育食物鏈頂層的猛禽類。只是,這次見到的是兩隻與親鳥失散的幼鳥,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保育科的專業人員推斷,可能是練習飛翔時與親鳥失散了!

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報紙石虎模型創作

Leopard cat

雖然我們沒有設立美術專班,羽茗老師總是把大山的孩子當成藝術家那般地培養,重視每一個孩子與生俱有的美感與天賦,利用環保材料創作了12隻不同姿態的石虎,每一隻都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大樹飯店(SDGs #15)

一隻小螞蟻在搬運食物回巢的路途中,經過一棵大橡樹,橡樹前多了一支告示牌,是人類所立的告示牌,還好螞蟻看得懂人類的文字,上頭寫著「禁止進入」與「森林採伐計畫」等字樣,沒一會兒,螞蟻驚覺事態嚴重並自言自語地嚷嚷:「森林要被….這些樹會被砍掉…」,然後是大聲疾呼:「人類要來了!」四處喊著:「不好了!不好了!不得了啦!」這件事從地底的螞蟻窩迅速地傳開來,傳給了鄰近的鼴鼠、雞母蟲、蟄伏的蛹、儲藏糞土的糞金龜…,接著又傳遍大樹根部附近的青蛙、蝸牛、毛毛蟲、蜈蚣、蜥蜴、螳螂……甚至於小蛇,這驚天的消息接著又往樹幹上方傳給了鍬形蟲、竹節蟲、虎頭蜂、蜘蛛、避債蛾、樹洞中的蜜蜂窩…..,然後再一直往樹梢上方傳,直到大樹的最頂端!無論地底、地面、樹根、樹幹、樹梢、樹皮與樹幹內,各式各樣的動物們都驚恐萬分,全都急著想要逃難去!這是一本寓意深遠的自然生態繪本,《一棵橡樹要搬家》,原創為日本作家─近藤薰美子,遠流出版社在2008年翻譯並發行於臺灣。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永續利用森林課程(SDGs #15)

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有賴於生活的實踐,而生活的實踐則須藉由永續發展教育的進行,戶外學習必然是一個良好的教育途徑!大山國小師生今日前往嘉義縣觸口自然教育中心,透過永續利用森林課程,了解樹木銀行的運作方式,探索臺灣南海溪蟹的生態與棲息地,從而參與SDGs—「目標15陸域生命」之探討,也經歷了半天的「優質教育」課程,感謝偉豪主任悉心規劃,感謝觸口自然教育中心環教師長們的指導,感謝班導師寶玉老師、建煌老師帶隊陪伴學習。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遷徙花路米─外來種議題探討

exotic species

感謝新北市立八里國民中學(環境教育中心)王俊凱老師為大山國小學童帶來一個上午的精彩課程—遷徙花路米,從動物季節性覓食、渡冬的自然現象談起,接著探討人類不當地、強迫地「遷徙動物」所引發的環境倫理問題,也就是「入侵外來種議題」。感謝苗栗縣政府教育處(體健科)挹注經費讓我們發展綠旗生態學校的課程,感謝教導處惠雯主任的規劃與辦理,感謝4-6年級老師協助指導。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蛙蛙國─探索青蛙生態

frog

來自嘉義縣仁義潭內甕國小的蔡淑玲校長,一下子就抓住我們孩子的心!在幾度斷電、沒有電腦、簡報畫面的課堂中,三、四年級孩子的眼神卻依然跟著淑玲校長移動,阿里山下的每個小故事都能引人入勝,過程與結局也都連結著永續發展的實踐,教學不只是專業知識,還包括班級經營與提問引導策略等,課堂功力深厚無比,令人佩服!感謝苗栗縣政府教育處(體健科)挹注經費讓我們發展綠旗生態學校的課程,感謝教導處惠雯主任的規劃與辦理,感謝3-4年級老師協助指導。

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猛禽3D彩繪

追求食物的永續生產、農業發展與自然生態的平衡,是我們生態學校課程裡的重要生態路徑(永續食物、生物多樣性)。大山的孩子有幸能在大冠鷲自在翱翔的天空下生活,也在領角鴞駐足停棲的校園裡學習,這是我們社區裡最珍貴的自然資產!感謝家長會陳志龍會長、全體家長委員對學校的支持,籌措經費將我們重新整建的牌樓進行彩繪,彩繪工程由我們的傑出校友呂世和先生執筆。

苗栗縣大山國小校門牌樓猛禽3D彩繪

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野鳥調查與科學繪圖(環境教育創意實作夏令營)

Bird Drawing Camp
想像自己是達爾文,在觀察鳥類之後進行科學繪圖,以記錄鳥類的身體特徵與棲息環境。今年度第二天(7/16)的環就教育創意實作夏令營,非常感謝專業的鳥類插畫家,也是《臺灣野鳥手繪圖鑑》作者,李政霖老師情義相挺,造福苗栗學子!讓我們大山國小的孩子,雖然沒受過專業繪畫訓練,都能畫出栩栩如生的野鳥!


苗栗縣109年環境教育創意實作夏令營─野鳥調查與科學繪圖

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營造獨居蜂棲地(永續食物生態行動方案)

Habitats for Pollinators
大山國小所處的自然環境,生態豐富而多樣,學校裡也有豐富的環境教育課程,我們發展「蜂瀰校園行動計畫」已超過兩年,不僅是基於「永續食物」路徑的課程深化,也是「校園棲地」路徑的課程連結,更符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理念。

大山國小最美的學習風景:學長帶領弟妹探索獨居蜂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閱讀專題─猛禽類科學繪圖

Scientific Drawing of the Raptors and Owls
追求食物的永續生產、農業發展與自然生態的平衡,是我們生態學校課程裡的重要生態路徑(永續食物、生物多樣性)。大山的孩子有幸能生活在大冠鷲自在翱翔天際的領域,也經常有機會在校園中欣賞到象徵智慧的貓頭鷹─領角鴞,這是值得珍惜的在地自然資產。感謝惠雯主任的課程規劃,感謝級任導師琇暉老師的閱讀指導,感謝美勞課羽茗老師的繪畫指導,把4年甲班的孩子們都當成了美術班的資優生,綻放了他們的繪畫天賦!

大山國小四甲學童以猛禽類為主題之科普閱讀與科學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