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於去年「STEAM素養」校訂課程中所規劃之自造獨木舟課程,孩子們早已完成3艘獨木舟,然而因為疫情緊張、縣政府頒令停止國中小戶外學習,一直沒有機會下水航行。如今(112年5月17日)我們終於如願得以前往竹南鎮龍舟碼頭,也就是中港溪水域,進行了一場戶外水域的獨木舟航行課程,而且是孩子們自己手作的獨木舟,別具意義!
在戶外水域進行一場控制中的冒險,這才是島嶼國家─海洋臺灣所應該要有的國民教育課程!回憶去年的造舟課程,從無到有,雖備極艱辛卻是樂趣橫生,從零散的木條、木板等材料著手,透過手鋸、量尺、虎鉗、電動起子機、電鑽、線鋸機、釘槍、油漆刷……等工具的操作,獨木舟就完成了!接著,孩子們還以在地的生態特色進行設計彩繪,3艘獨木舟分別命名為石虎號、白海豚 號、大冠鷲號,全都能順利下水、安全返航,而且白海豚號真的比較快!
行政院早已頒訂海洋國家政策,也宣示「向海致敬」的施政方針,開放水域的戶外課程圖像卻仍處於撲朔離迷的階段,原因是長久以來的海洋禁忌觀念與法令的規範。也因此,我們這一路走來很辛苦,碰到的困難和障礙不少,卻總是有好朋友、貴人們相助,才能完成這次孩子們一生難忘的超級無敵回憶。在此感謝溫志榮(大沐)老師的造舟指導、獨木舟航行指導,感謝苗栗縣輕艇及獨木舟委員會提供平臺舟、救生衣、安全帽使用,感謝苗栗縣山城救援協會湯富成總隊長及救生員們的水域安全戒護工作!
我想,國艦國造的人才培育就應該要從小開始養成,藉由手工打造一艘獨木舟而得以進入海洋科技的領域,透過航行家鄉的中港溪流域而能深入探索不同角度與視野的水域生態,這是臺美生態學校計畫中「流域、海洋、濕地(WOW)路徑」的深入探索。本課程之所以能順利發展,全歸功於本校教師團隊的通力合作與付出,亦要感謝李文斌議長、教育處葉處長、徐副處長的支持,以及體健科前任科長鄭芳渝科長的鼎力相助!
自造獨木舟航行中港溪 https://youtu.be/DIQZQZl3Fp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