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拯救領角鴞寶寶

領角鴞(鴟鴞科,學名Otus bakkamoena)為臺灣特有亞種,名列農委會公告的野生動物保育名單第II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學校的孩子在每年春夏之交都有機會見到牠們的身影,足見大山國小周邊的社區具有相當程度的生物多樣性,因此才能孕育食物鏈頂層的猛禽類。只是,這次見到的是兩隻與親鳥失散的幼鳥,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保育科的專業人員推斷,可能是練習飛翔時與親鳥失散了!


5月11日(四)清晨,一位家長抱著一個箱來到校門口,告知學校老師他拾獲兩隻貓頭鷹,他說:「就是你們校門口這兩隻!」,原來是兩隻領角鴞寶寶從他們家頂樓的鐵皮屋內摔落地面,一直沒見到親鳥來引導、救援,他也說前幾年都會發生這類情形,眼見領角鴞寶寶總是被流浪貓給獵捕吞食,這次就決定救援並且直接送來「校門口有領角鴞彩繪」的大山國小。接著,主任便通報1999給縣政府,幾個小時之後就有專人前來收容這兩隻幼鳥。





在等待救援安置的過程,本校建煌老師也為所有孩子上了一堂寶貴的貓頭鷹課程,在不觸碰、不驚擾的前提下,讓每個孩子就近觀察領角鴞,認識領角鴞的生活棲地、習性、食物,以及了解牠們當前所遭遇的棲地破碎和農藥殘留等致命危機,期待所有孩子都能在社區裡為領角鴞的保育做一點努力貢獻。




領角鴞是臺灣較常見的一種貓頭鷹,喜歡棲息在低海拔的闊葉林中,其生活環境和人類最接近,晚間常可聽到牠發出單調「勿-勿-勿」的鳴叫聲,喜歡獵食昆蟲、兩爬類、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等。如果環境中有農業用藥,就很可能讓領角鴞誤食中毒的齧齒動物或蛇類,因而間接中毒、導致死亡。領角鴞的存在不僅是生物多樣性的表徵,也能代表社區推動永續農業的成效,正符合臺美生態學校的環境路徑:生物多樣性、永續食物,也是聯合國SGDs的第2條、第15條所要達成的目標。(苗栗縣大山國小,112-05-11)

大山國小校園出現5隻領角鴞(108-05-23)

大山國小校園出現5隻領角鴞(108-05-23)

大山國小附近苗9縣道路發現領角鴞與鼠類屍體(109-03-06)

大山國小附近苗9縣道路發現領角鴞與鼠類屍體(109-03-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