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國小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教育已經多年,近期規劃了永續農村設計專題,期使學童將SDGs知識應用在真實生活世界中,深耕永續發展與問題解決之素養,也藉此呼應「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所追求的「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雙贏」之永續發展思維。
大山國小座落於後龍鎮的灣寶里,學區範圍尚包括大山里、東明里與海寶里,學區上空與校園內常見大冠鷲、領角鴞與鳳頭蒼鷹等高級消費者,校園內也偶有眼鏡蛇、雨傘節、花浪蛇出沒,顯示灣寶、大山社區內生物多樣性頗高,如同日本人所說的里山(Satoyama)環境。但令人遺憾的是,111年9月19日竹南警察分局接獲通報「在苗9線道路上發生石虎路殺事件」,發生地點就在緊鄰學校不遠處,因此,「SDG 15陸域生態」相關議題是我們必須深入探討的。
此外,大山國小學區內的海岸防風林早已建置18支風力發電機,自108年起在海上陸續興建了數十支的離岸風力發電機,這些綠色能源設施已成為後龍地區重要的能源地標,也是我們納入永續發展目標教育的在地特色課程,是學童探討「SDG 7可負擔的能源」及「SDG 13 氣候行動」的重要教材。
再者,灣寶社區與大山社區內有許多農民長期以有機栽培的模式耕種蔬菜、西瓜、地瓜等作物,相較於慣行農法是更有助於自然環境的永續利用,對於農村發展與生物多樣性維繫都有正面的教育意義,可以作為學童理解與實踐「SDG 2消除飢餓(及永續農業)」、「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之活教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