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GFN)分析,每年約 13 億公噸、占33%的食物在消費前、後被浪費掉,相當於一兆美金的價值,而蔬果被棄置的佔比最高,歐美每人每年平均浪費掉95到115公斤,亞非則浪費6到11公斤。如果把全世界浪費的食物做妥善處理與分配,絕對可以提供全球糧食不足的8億1000萬人食用,換言之,造成飢餓通常不是食物問題,而是流通問題(參考自:https://reurl.cc/xLvq0V)。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現今環境部)的統計資料,臺灣於民國101年至110年之間的廚餘數量,達到每年平均62萬噸,若是以標準60公升廚餘桶堆疊比喻,可超過1萬座台北101大樓高度的驚人數量,雖然近年來廚餘量略為下降,大家仍有努力的空間(參考自:https://reurl.cc/dLyZ0M)。也因此,本校特別邀請臺南市私立慈濟國小顏秀雯主任分享該校光盤行動之執行成果,雖然以網路視訊方式進行分享,全場互動良好,讓本校師生獲益良多。
在慈濟小學的線上同步分享結束後,行動團隊會議決定請各班召開班級討論會,針對「減少剩食(廚餘)」提出可行方案;行動團隊會議針對1~6年級各班孩子的決議歸納出以下的剩食減量行動方案,如下:
- 在家裡吃完早餐再到學校。(避免太晚吃早餐而影響午餐食欲)
- 取用適當的食物量,吃多少、裝多少。
- 不攜帶零食到學校。(避免食欲降低而影響午餐食量)
- 向廚房反應,適時減少供餐份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